close
中國時報【李欣恬╱台北報導】
小庶民的故事合起來就是一部大歷史,練得一手好字、高齡90歲的宜蘭陳宋秀英阿嬤,曾與日本人當同學,但因家貧不能到圓山飯店畢業旅行,內心遺憾,「當時同學回來談論,讓我好羨慕,怨歎自家怎麼這麼窮,但我也感謝那個年代,給了我堅毅的勇氣。」
文化部「國民記憶庫:故事沙龍」昨(10日)上午在台北齊東詩舍以「童年往事」為主題,邀請多位高齡長輩分享他們的「笑中帶淚、淚中帶笑」的成長記憶。在主持人許效舜幽默的帶領之下,現場來賓心情輕鬆愉快,侃侃而談,氣氛熱烈。
3歲被送作當養女的葉森妹,則是談起7歲就要摸黑起床煮飯、被燙傷也不敢吭聲的童年,忍著煮完飯才趕緊向隔壁同學求救,她說:「現在回想起來,養母對我雖然很嚴厲,但她內心是關心我的,那一次後來還是她細心為我敷藥才痊癒。」
來自苗栗的謝忠雄,見證公館出礦坑早年風華的年代;而從小在基隆後火車站鐵道旁長大的李水成,在物資匱乏的年代,只好自創玩具,包括竹槍、飛碟等,他說:「雖然日子過得很辛苦,但也因此有發揮創意的空間。」他現場示範使用自製玩具,也令在場參與民眾重拾童心。
文化部「國民記憶庫」計畫推出3周年,至今已募集超過1萬個台灣故事。
775D07F52080E3F4
全站熱搜